1、如何计算钻具的允许扭转圈数?
答:计算公式如下:
N=KH
式中:N—指钻杆允许扭转圈数,圈。
K—扭转系数(根据使用钻杆的钢级、壁厚尺寸查表)。
H—指卡点深度,米。
2、短起下钻的作用是什么?
答:(1)、在钻井中短起下钻是为了将新钻井眼的井壁及时的清扫,保证井眼畅通无阻,避免因钻头进尺过多,时间较长而导致起钻拔活塞。
(2)、在定向井中,通过短起下钻,及时清除在下井壁形成的砂床,防止卡钻。
(3)、钻开油气层后,起钻前进行短起下钻,可以及时掌握油气层上窜速度,从而了解泥浆柱压力的平衡情况,防止因静止时间较长,而造成井涌和井喷。
(4)、在电测之前进行短起下,除以上作用外,还可以通过短起下钻了解在短起下钻的过程中井底沉砂的多少和泥浆的悬浮能力,从而制定具体的措施保证电测成功。
3、油气上窜速度如何计算?
答:V=H/T
其中:H=H1—H2
H2=排量(l/s)×未气侵泥浆返出时间(s)/每米井眼容积(l/m)
式中:V—油气上窜速度,米/小时。
H—油气上窜高度,米。
T—静止时间,小时。
H1—油气层深度,米。
H2—未气侵泥浆的深度,米。
4、如何计算加重剂用量?
答: 式中:X—所需加重料的重量,吨。
r—原浆的密度,g/cm3。
r1—加重料的密度,g/cm3
r2—欲配泥浆的密度,g/cm3。
V—准备加重的原浆体积,方
5、加重钻杆的用途有哪些?
答:加重钻杆与普通钻杆主要差别在于管壁较厚,Φ127mm钻杆壁厚为24.5mm,同时,加重钻杆的中间部分直径加大,直径Φ139.7mm。这种钻杆有如下用途:
(1)、可代替一部分钻铤,提高钻机的钻井深度。
(2)、有效地用于弯曲井眼,代替钻杆时,由于它的刚度大,能降低钻柱磨损和疲劳破坏。
(3)、作为钻铤和钻杆的过渡段,防止钻杆和钻铤连接处因应力集中产生钻柱磨损和疲劳破坏。
(4)、在定向井中代替一部分钻铤,由于与井壁接触面积小,能减少旋转扭矩和上提阻力以及压差卡钻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能增强定向井方位的稳定性,使用钻铤时,旋转时与井壁产生很大的摩擦力,有使井眼发生偏转的趋势,用壁厚钻杆则可减少这一种可能性。
6、螺旋钻铤的用途是什么?
答:在深井、定向井中,由于钻井液密度高,井眼弯曲,钻铤很容易贴在井壁造成压差卡钻,螺旋钻铤成麻花状,大大减少了与弯曲井眼的接触面积(其面积只占同尺寸光钻铤接触面积的42%),它能防止或避免压差卡钻。
7、什么是套管事故?
答:在下套管或固井的过程中,套管发生断裂、套管丝扣脱落或套管下不去的事故,简称为套管事故。
8、套管送井后需要检查哪些内容?
答:(1)、查明送井套管总根数,初步判明总长度。
(2)、生产厂家、国别、钢级规范、壁厚对其长度进行丈量,把数据记录好,并分别排列好。
(3)、外观检查,损伤、变形、弯曲、丝扣损坏、腐蚀、裂缝、剥层等。
(4)、通经检查,能否用标准内径规通过。
(5)、有条件的话进行探伤。
9、井场存放套管应注意什么?
答:(1)、不要在套管上面进行电气焊作业。
(2)、硬金属物件不要砸击套管。
(3)、应排放在距离6~7米的双排管架上,若多层排放时垫杠上下对齐。
(4)、应按下井顺序来安排排放顺序。
(5)、套管内一律不得放任何物品。
(6)、不得随意动用。
10、下套管前通井应注意哪些工作?
答:(1)、电测完后,下钻通井,通井钻具一般采用2~3柱光钻铤的钻具组合,钻头喷嘴尽量放大,甚至不装。
(2)、下钻通井到底,要用大排量循环洗井2~3周,保证井眼干净下套管顺利到底。
(3)、调整泥浆性能加适量的润滑剂使泥浆摩阻直井在0.15以内;定向井在0.10以内。
11、下套管为什么要搞二次通径?
答:套管在井场停放期间可能会发生如下情况:
(1)、套管可能意外被砸扁,使固井胶塞通不过。
(2)、套管内放入手套、木棒、撬杠等杂物,堵塞阻流环孔循环不通。
12、下套管时应注意什么?
答:(1)、带好套管帽,戴好公扣护丝。 (2)、做好二次通径检查。
(3)、平衡拉上钻台。
(4)、对扣稳准不错扣,旋绳拉紧按规定扭矩大钳紧扣。
(5)、缓慢上提,平衡下放。 (6)、注意按规定灌满泥浆。
(7)、注意涂好套管丝扣油。 (8)、注意检查钳痕、卡瓦痕。
(9)、附件位置的准确性及安装的可靠性要对照设计检查核实。
13、下套管时司操作注意什么?
答:(1)、操作要平稳,防止游车径向摆动。
(2)、不得猛提猛放,控制下套管速度,防止顿钻。
(3)、按规定扭矩紧扣。
(4)、注意钻台各岗位操作人员的安全,按操作规程办事。
(5)、井下发生问题,在权限内要积极处理,并及时上报请示。
(6)、检查各种工具及绳索的安全性。
(7)、随时注意刹车系统的可靠性。
(8)、随时注意悬重的变化。
14、下套管前应做哪些检查工作?
答:(1)、动力及传动系统有无异常。 (2)、提升和刹车系统是否安全可靠。
(3)、工具绳索是否齐全、好用、安全。 (4)、是否有足够的标准的丝扣油。
(5)、复查套管总数量及顺序有无变动,对套管外观要进一步复查。
(6)、套管附件是否齐全,数量是否够。 (7)、钻台作业区域无杂物,便于操作。
(8)、内径规的数量和规范要准确。 (9)、仪表调整灵活好用、准确。
(10)、泥浆泵运转正常,上水良好。 (11)、泥浆性能符合下套管的要求。
(12)、各项准备工作是否按固井协作会要求准备就绪(如:固井水的水质和水量准备,水泥浆试验性能等)。
15、下套管时套管内为什么要按时灌满钻井液?
答:因为下套管时,由于阻流环的作用使钻井液不能进入套管内,套管充满空气。所以,会发生如下情况:
(1)、由于钻井液的浮力作用,套管柱下放很慢,甚至不能下入,影响下放效率。
(2)、由于钻井液液柱的压力,当套管下至某一深度后,钻井液液柱的外压力大于套管的抗外挤力时,套管发生损坏。
(3)、尼龙球受到向上的压力,当压力足够大时尼龙球被压成较深印痕。随着压力的增大,印痕加深。当尼龙球的座封位置发生变化时,由于印痕的作用就不能有效地阻止管外液体倒流。所以,固井施工后水泥浆可倒流流入套管内形成水泥塞。
(4)、当压力大于尼龙球的的承压能力时,尼龙球即损坏,造成泥浆迅速倒灌入套管内,井筒内液面迅速下降,使井眼失去平衡,而造成坍塌卡死套管。